贵州磷化集团填补行业空白再获《人民日报》关注

今天,人民日报以《贵州磷化集团高效推进磷石膏综合利用》为题,报道了集团在磷石膏资源化利用方面取得的突破性进展。报道指出,面对磷石膏这一长期困扰磷化工行业的固废难题,贵州磷化集团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新路径。

磷石膏是磷化工生产中的主要副产物,长期被视为难处理的工业固废。目前,磷石膏虽已利用于水泥缓凝剂、石膏建材、矿井充填、道路建设等领域,但我国仍有大量磷石膏堆存,综合利用率仅为50%左右。

近年来,根据自主研发的磷石膏生态修复技术和无水石膏填充料,贵州磷化集团牵头编制了4项国家标准,其中发布的《磷石膏处理处置规范》填补了行业空白。

“仅用时58天,贵州磷化集团就建起了全球首套无水石膏母粒、包装箱生产线。”今年1月,贵州磷化集团召开绿色建材产品推介会,集中推介了磷石膏互锁式高精度模块、无水石膏自流平、石膏基阻燃、装饰板等新产品。

据贵州磷化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何光亮介绍,磷石膏互锁式高精度模块相较于传统建筑材料优势显著,具有轻质、防火强、隔音好、强度高、抗开裂等特点,实现工厂化生产、现场快速组装,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时,由于采用干式工法施工,将有效降低施工现场的扬尘和噪声污染,积极推动磷化工产业绿色发展。

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贵州磷化集团的磷石膏综合利用率从2018年的53%大幅提升至2024年的78.62%,远超国内平均水平。

来源:人民日报

本网站对转载、分享、陈述、图片、观点保持中立,图片文字均来自网络,目的仅在于传递更多消息。版权归原作者。有版权方面不当之处,欢迎回消息告知删稿事宜,本网站将尽快处理。谢谢!

返回首页
创建时间:2025-05-21
浏览量: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