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夫文化——股东生活 逛黄仁霖故居
十多年前,颐和路第12民国公馆片区整治出新后有很多名人故居是可以让游人走进参观的。如今,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入住的宾客越来越多,包括薛岳、陈布雷等名人旧居在内,可供市民抵近、或进入参观的公馆则屈指可数了。不过,位于片区唯一下沉式小广场附近的宁海路15号黄仁霖旧居还是非常值得游人驻足休憩,或走进参观的。经查阅史料《散落在大街小巷的流年碎影----南京名人旧居》得知:
黄仁霖是蒋介石、宋美龄的重要亲信之一,他当年在南京的公馆有数处,其中,一处位于大悲巷12号,现已拆除;另一处位于鼓楼区宁海路15号,曾为瑞士政府驻中华民国使馆馆用,现为南京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颐和小区宁海路15号的黄仁霖公馆,乃是黄氏任励志社总干事时以其夫人甘帼英之名购置,始建于1936年,由上海华盖建筑事务所赵深设计并监造,中华兴业营造厂张时行承建。该建筑为砖混结构,青砖青瓦,红砖清水外墙,局部米色灰粉,钢窗木门,一楼正门朝东,拱 宁海路15号的黄仁霖公馆卷内廊;二楼南向露天阳台;三楼有老虎窗采光,为西式二层(假三层)花园式风格建筑。黄公馆原有西式二层花园楼房1幢13间、西式平房1幢3间,另有车库、卫生间、厨房等3间,计有房4幢17间,四周围以院墙,院内有花园等设施占地面积1035平方米,建筑面积320平方米。1948年4月19日,瑞士政府任命陶伦德为首任驻华特命全权公使,租用宁海路15号和珞珈路46号两处寓所作为馆址。而位于宁海路15号的瑞士使馆,1948年4月19日起租,1949年4月南京解放时退租。黄仁霖的另一处公馆位于玄武区梅园新村大悲巷12号,始建于20世纪30年代末,原址在雍园1号白崇禧公馆的西侧,占地面积369平方米,西式风格,砖混结构,高为两层,外观为青瓦青墙,现已拆除。黄仁霖(1901-1983),原籍江西安义,1901年9月26日生于上海,幼年随父黄百美迁居苏州,国民党陆军二级上将。黄仁霖为国民政府全国青年协会总于事余日章之婿,早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后去美国留学,获田纳西州梵德毕尔大学硕士学位,后复读于哥伦比亚大学,并获政治经济硕士学位。1926年秋回国,后相继任上海青年会干事、励志社总干事等职,1928年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行营外交特派员,1936年兼任新生活运动促进会总干事。抗战期间,黄仁霖任军事委员会伤兵慰问组组长、战地服务团团长、译员训练班主任等职。1938年6月任三民主义青年团临时干事会干事。1941年11月任中央干事会干事。1943年2月29日任三民主义青年团中央监察会监察。同年11月,他作为蒋介石的亲随员,前往埃及参加开罗会议。1947年,赴美考察海陆空三军的后勤业务,回国后任联勤总司令部副总司令兼特种勤务署署长、国内外物资督导处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1949年去台,后改任国外物资接收处理委员会主任委员。1950年4月复任联勤总司令部副总司令兼军人保险管理委员副主任委员。1951年在联勤总司令部外事服务处专办招待美军事务,同时兼任陆海空军编译人员训练班主任。1954年代理联勤总司令部总司令,1955年正式担任为联勤总司令,并被授予陆军二级上将。1959年2月,改任招商局董事长,同年获美国俄亥俄马城大学法学博士。1965年改任“驻巴拿马大使”。1974年8月在任内退体后旅居美国。曾任中国国民党第八、九届候补中央委员和第十、十一、十二、十三届中央评议委员。1975年寄居巴拿马,1983年5月2日因病逝于美国华盛顿。目前,位于宁海路15号的黄仁霖公馆保存状况良好,现为江苏省轻工厅机关用房。 如今,黄仁霖故居前的下沉式小广场,不仅是市民游览休憩的场所之一,更受到一些喜欢民国风情的年轻人热捧,这里经常举办一些浪漫的露天婚礼。前几天,我又来此地散步,在黄仁霖故居的南侧山墙的树林中,还拍摄到了一只乌鸫,一只朱颈斑鸠栖息灵动的身影呢。
作者:一夫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