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碳达峰试点(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实施方案》印发

国家碳达峰试点(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实 施 方 案

为全面推进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碳达峰试点园区建设工作,根据《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发改环资〔2023〕1409号)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抓手,以能源资源低碳安全高效利用为重点,探索构建以地热能、光伏利用为主的清洁低碳新型能源体系,以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为主体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以污染治理和节能降碳为导向的环境治理体系,充分发挥试点示范的引领带动作用,探索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德州模式”,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到2025年,园区碳达峰工作取得积极进展,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取得明显进展,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取得初步成效,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14%左右,单位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较2020年下降18%左右。到2030年,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重点行业、重点产品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20%左右,单位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较2025年下降15%左右,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完成任务目标。

二、重点任务

(一)提高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水平

1. 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依托园区地热资源优势,推广“取热不取水”综合利用模式,开展中深层地热能勘查开发、“地热能+”多能互补、梯级利用等关键技术攻关,打造地热开发利用示范区。有序推进全域分布式光伏建设,主推“光伏+工业厂房”绿色低碳模式。发展氢能、新型储能产业,支持氢能企业开展“制储输用”全链条研发,推进电化学储能等新型储能技术应用。(责任单位: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发改统计部、经信科技部、自然资源分局、国网德州供电公司开发供电中心,以下责任单位均为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有关部门单位)

2. 强化园区节能管理。加大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节能审查力度,做好产业布局、结构调整与节能降碳的有效衔接,严格把控项目用能和碳排放情况,做好源头降碳。开展园区用能预算管理,加强能耗及二氧化碳排放控制目标分析预警,确保能耗及碳排放双控工作顺利完成。(责任单位:发改统计部、经信科技部)

(二)推动园区产业高质量发展

3. 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优先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发展未来产业,全面实施“强链、延链、补链”工程,着力培育1个300亿级电子信息产业,3个200亿级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食品研发制造产业。加快产业数字化升级,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建设一批数字车间和智能工厂,打造5G全连接工厂。到2025年,主导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400亿元;到2030年,突破600亿元,实现先进制造业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责任单位:发改统计部、经信科技部、投资促进部)

4. 推进重点设备节能增效。建立以能效为导向的激励约束机制,推动引导重点企业加大对电机、风机、变压器、压缩机等重点用能设备的资金投入。加强工业节能监察,重点推进节能设备推广和节能系统改造,督促企业逐步淘汰落后机电设备(产品)。(责任单位:发改统计部、经信科技部)

5. 提升绿色制造水平。全面推进产业绿色低碳发展,积极组织企业申报绿色工厂,促进用地集约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支持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优势行业开展绿色供应链创建,依托龙头企业推动上下游企业共同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形成节能、节水、环保、减碳的绿色制造模式。(责任单位:经信科技部、生态环境分局)

(三)提升基础设施绿色低碳水平

6. 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园区供电供热供气稳定,进一步引进天然气气源,建设燃气调峰储备设施,提高天然气消费比重。加快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加强数字冷链物流等项目及配套设施建设。(责任单位:发改统计部、建设管理部)

7. 加快建筑绿色发展。推动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到2025年,新建绿色建筑占城镇新建民用建筑比例达到100%;加强绿色建筑标识管理,着力推广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被动式超低能耗及近零能耗建筑等;推进绿色建材评价认证和应用,提高绿色建材应用比例。深化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加快推动建筑用能电气化和低碳化,推广分布式光伏、光热与建筑一体化应用。(责任单位:建设管理部)

(四)大力推动资源循环利用

8. 推进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培育固废综合利用和资源综合利用企业,鼓励建设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项目;健全建筑垃圾源头减量、分类处理、综合利用机制,提升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到2025年,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一般工业固废产生强度保持在0.78吨/万元以下。(责任单位:城管分局、生态环境分局)

9. 提高农业固废回收利用。积极探索多样化粪肥还田利用、种养结合发展路径。提升秸秆资源化利用水平,持续推进农作物秸秆饲料化、能源化、基料化、原料化等循环综合利用。到2030年,农业固废综合利用率保持在95%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0%以上,力争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100%。(责任单位:社会事务管理部、生态环境分局、城管分局)

10. 推进园区低碳循环发展。依托主导产业合理延伸高附加值的下游产业链,促进项目、企业、产业间物料闭路循环。通过改造提升促进副产品和废物交换、能量集成和水集成,形成资源共享、耦合共生、循环发展的模式;支持重点用能企业率先开展余热利用。加快完善生活垃圾分类设施体系,加强设施建设和改造提升,提高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责任单位:发改统计部、城管分局)

(五)提升减污降碳协同能力

11. 打造减污降碳生态治理样板。持久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攻坚战,形成气、水、土协同治理的绿色生态低碳化发展样板。落实德州市“三线一单”管控要求,严控高污染、高能耗、高水耗项目,提高工业“三废”综合利用水平。到2025年,全面建成以“三水”协同共治、区域“煤炭清零”为特色,生态底色鲜明的省级生态工业园区,积极争创国家级生态工业园区。(责任单位:生态环境分局)

12. 推进企业清洁生产。加强项目建设和产品设计阶段清洁生产,新建(含改扩建)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分析论证原辅材料使用、资源能源消耗以及污染物产生处置等,对使用的清洁生产技术、工艺设备进行说明。推动企业按照国家鼓励发展的清洁生产技术、工艺、设备和产品导向目录,开展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实施清洁生产领跑行动。(责任单位:生态环境分局)

(六)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发展

13. 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畅通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园区、企业集聚到产业集群的发展路径。推动科技和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依托京津冀创新转化(德州)中心、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德州“一院一基地一园区”、中元科技创新创业园等创新资源,协同打造德州科技走廊。(责任单位:经信科技部)

14. 加强人才平台建设。支持院校围绕园区主导产业建设特色学科,加强本地专业人才培养;开展“泰山产业领军人才”等申报工作,引进培育高层次专业人才。支持产业链骨干企业联合高校科研机构共建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加强与京津冀科研院所、知名企业战略合作,构建高效强大的技术供给体系。(责任单位:党群工作部、经信科技部)

15. 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校企政府合作模式,积极对接推进山东大学、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中北大学德州产业技术研究院等高校科研成果落地;强化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方面的绿色技术产学研协同攻关,支持重点绿色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应用。(责任单位:经信科技部)

(七)全民践行绿色低碳行动

16. 开展全民宣传培训活动。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新媒体等多种形式开展绿色低碳宣传教育;持续开展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等主题宣传活动,组织开展“节能减排进校园”、“节能低碳绿色生活”等主题活动。(责任单位:党群工作部、发改统计部、经信科技部、综合执法部)

17. 全面践行绿色低碳方式。积极落实国家节能节水、绿色产品采购政策,鼓励优先购买节能节水器具;推进生活垃圾减量分类工作,倡导步行、公交和共享出行方式,杜绝食品浪费,自觉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责任单位:党群工作部、财政金融部、综合执法部)

18. 推动节能降碳专项管理。引导企业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建立健全内部绿色管理制度体系。鼓励企业开展全流程节能诊断工作,重点围绕能源利用、能源效率、能源管理等方面系统挖掘节能降碳潜力,制定“一企一策”专项工作方案,明确时间表、路线图。(责任单位:发改统计部、经信科技部)

三、政策创新

(一)推进重点单位碳排放管理。加强碳排放统计管理,开展重点用能单位碳排放统计专项管理,制定企业专属方案,为各单位解决碳排放统计管理难点。做好碳排放监管,定期开展重点用能单位碳排放现场监督工作,指导企业开展碳排放管理,建立全面碳管理体系。(责任单位:发改统计部、生态环境分局)

(二)开展项目碳排放评价管理。开展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碳排放评价工作,指导建设单位科学核算项目碳排放量,制定碳减排措施。开展碳排放评价试点工作,对存量项目的碳排放强度水平进行评价,挖掘碳减排潜力。(责任单位:生态环境分局)

(三)加强产品碳足迹管理。聚焦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食品研发制造和生物医药产业等重点领域,优选1—2个行业开展产品碳足迹核算工作。鼓励企业开展产品碳标识认证相关工作,加快推进重点领域和成熟行业率先开展产品碳足迹认证。(责任单位:生态环境分局、发改统计部、综合执法部)

四、保障措施

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统筹推进碳达峰试点创建工作,及时研究解决重要事项,压实各方责任,严格考核评估,健全节能降碳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和奖惩制度,推动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各项任务落实落细。深入宣传推广,多渠道、多形式向社会公众和企业做好政策宣传解读,营造人人知晓、多方参与的浓厚氛围。

来源:中散办被动式装配建筑专委会

本网站对转载、分享、陈述、图片、观点保持中立,图片文字均来自网络,目的仅在于传递更多消息。版权归原作者。有版权方面不当之处,欢迎回消息告知删稿事宜,本网站将尽快处理。谢谢!

 

返回首页
创建时间:2024-07-19
浏览量:0